李客师是李靖的弟弟,这个人非常有趣。虽然李靖本人没有参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,但李客师却参与其中。李客师活得十分通透,直到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的669年去世,享年九十一岁。下面,小编将带大家一起了解李客师及其后代在唐朝留下的历史印记。
李客师出自陇西李氏丹杨房。丹杨房是唐代陇西李氏四大分支之一。不同于李世民家族那种牵强附会的陇西李氏血脉,李客师确实属于正统的陇西李氏支系。《新唐书·卷七十二·表第十二·宰相世系二》明确记载陇西李氏的四大房系分别是:武阳、姑臧、燉煌和丹杨,四个家族共出了十位宰相。
隋朝时期,李客师凭借门荫入仕,他的父亲是临汾襄公李诠,哥哥则是唐初著名将领卫国公李靖。李客师最初官职为杨坚挽郎,挽郎这一职务在魏晋至唐代盛行,指的是出殡时牵引灵柩、唱挽歌的少年。之后,他调任涿郡司户。随着李渊反隋起兵,建立唐朝,李客师被任命为幽州(今北京)兵曹。至于他如何进入李世民秦王府,历史未详,但他曾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,任秦王府统军,并且参与了玄武门之变。
展开剩余77%在李世民和李治两朝,虽然李客师的记载不多,但他的履历显示出非凡的才能。玄武门事变后,他先后被任命为太子右内副率、左右将军、太子左内率及左右千牛卫将军。后被授予滁州刺史,回京后又升任左右骁卫将军,官至右武卫将军和上柱国,战功卓著,最终被封为丹阳郡公。唐高宗永徽年间,因年事已高而致仕。总章二年(669年),他去世,享年九十一岁,追赠镇军大将军、幽州都督。
据传,李客师酷爱骑马游猎。他在昆明池南侧拥有一处别墅,退休后常在那里休闲游玩。沿途的鸟儿似乎都认识他,纷纷围绕飞舞,附近的居民也都熟知他,戏称他为“鸟贼”。
李客师的妻子是河南长孙氏,正是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堂姐。李客师至少有四个儿子:
第一子李嘉,字大善,曾任隰川令(今山西临汾市辖县),继承丹阳公爵位,生于611年。根据出土墓志,李嘉是长子,凭门荫入仕,早年担任千牛备身(太子李承乾的护卫)。李贞在636年封为越王,李嘉随后调任越王府户曹参军,时间应在636年后。李客师去世后,李嘉丁忧超期,最终继承丹阳郡公爵,屡获封勋,曾任隰川县令。唐高宗永淳元年去世,享年七十二岁,陪葬昭陵。
第二子李大惠,据其子李约墓志记载,也通过门荫入仕,起初任左千牛官,通常为贵族子弟所担任,后被外派为资州内江令,官至此级别止步。
第三子李楷,字德模,606年出生,起初为国子学生,少年老成,长大后识人能力出众。后来授尚辇奉御,从五品。644年,随李世民东征高丽,任先锋,攻城掠地勇猛。墓志记载他“逢城必陷,逢阵先登,视死如归,不顾身后”,战功卓著,屡获加封,受封上柱国。655年永徽六年,他病逝,时年五十岁。
第四子李器,字大志,616年生,门荫入仕,起家赵王府功曹(李福为李世民之子)。历任尚乘典御、尚食直长、太子宫门大夫,外放任果毅都尉、文义府折冲都尉,屡建战功。后转任甘银二州刺史、安北都护、代州都督。回朝任右威卫将军,封宜春县开国子。因反对武则天专政,被流放岭南。其妻燕氏为右卫左郎将敬嗣之女,燕氏姑母即李世民的妃子燕德妃。685年唐睿宗垂拱元年,李器在桂江去世,享年七十岁,追赠礼部尚书。
李客师的孙辈主要包括:
李嘉之子李守节,任光化令;李思孝,夏州都督。
李大惠之子李约,字诫盈,任六泉大监(大匠)。墓志表明其于垂拱三年去世,较伯父李器仅差三年。其妻霍郡柴氏来自平阳公主女婿家族,去世于唐玄宗开元六年。
李器有两子,李令哲和李令问。李令哲曾任东宫太子仆,从四品上,主管车马牧畜,后为会州刺史,期间几度被贬,具体原因不详,可能与武则天掌权有关。
李令问是李客师孙辈中最杰出者。墓志显示他在武则天末年与李隆基关系密切,协助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,诛杀窦怀贞有功,获封宋国公。727年被王君毚诬陷,与回纥部落有姻亲关系,因旧怨被牵连,贬为抚州别驾,死于任上。其妻高平徐氏出自唐初名将李勣家族。
李楷之子李守真,任虢州司兵,负责军防、烽驿、门禁及田猎仪仗等事务。
李客师的曾孙中,李令问有七子:李俊、李仪、李佋、李倨、李侗、李徇和李承重。李守真之子李景阳,任郑县主簿。据墓志载,他为国子监生,进士及第,任太常寺太祝,主管祭祀礼仪,品级正九品上。后调任华州郑县主簿。开元十三年因患头疽去世,年仅四十四岁。其妻员氏出自平凉员氏家族,未改嫁,亲自主持了李景阳的丧事和安葬。两人无子嗣。
李客师的玄孙李彦芳,唐文宗大和年间任凤翔府司录参军。他曾向唐文宗献上唐高祖、唐太宗赐予卫国公李靖的官告、敕书、手诏等十余卷,其中四卷为太宗文皇帝手迹。唐文宗对此极为珍惜,赏赐绢布、衣服及靴笏以示感谢。此举表明李客师后代到了唐文宗时期已显落寞。
李客师的后代大多是通过出土墓志铭才被后世知晓。李靖的子孙情况亦然,具体原因尚不清楚,但武则天时代后,唐朝经历了多次动荡,家族影响逐渐减弱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发布于:天津市查查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